吉林省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的现状与发展

吉林省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的现状与发展

一、吉林省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的现状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亭亭[1](2021)在《吉林省公共图书馆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农村信息化是建设现代化农村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加大对农村信息化设备的支持,将新媒体等技术融入到农村农业生产、农民信息服务中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更广泛的满足了农民信息服务。吉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近年来,吉林省政府不断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加大农村信息服务支持力度,推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进程,在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方面获得一定成果。然而,在这种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中,吉林省农民信息需求、农村信息服务等问题的变化还有待梳理,了解吉林省农村地区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现状,梳理农村用户信息需求,从而为农村用户提供精准化信息需求,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梳理了农村信息服务、农民信息行为等相关文献研究,并以信息传播和信息公平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吉林省公共图书馆馆员为问卷调查对象,以吉林省公共图书馆馆员、农村用户、公共图书馆方面的专家为访谈对象,来了解吉林省公共图书馆农村信息服务现状,从而构建出与吉林省公共图书馆相适应的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并为模式实施提出有效的建议。本文共七章,第一章是绪论,包括研究背景和综述;第二章是公共图书馆农村信息服务基本问题,梳理相关内涵并以信息传播和信息公平理论为理论基础;第三章是现状调查,调查吉林省公共图书馆农村信息服务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第四章是改进策略访谈,采用访谈的方法更加深入的了解吉林省公共图书馆农村信息服务情况,并对编码结果进行分析;第五章是模式构建,根据理论基础和调研数据构建出因地制宜的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并作出适应性分析;第六章是模式实施建议,从设施建设、内容支撑、活动组织、运行保障四方面提出实施建议;第七章是研究结论和展望。

陈柯欣[2](2020)在《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各行各业带来了提供创新性服务发展的契机,公共文化服务在数字化的网络环境中与先进的技术深度融合,为图书馆这一传统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提供了新的发展环境与发展模式,图书馆作为社会主义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主体,为用户提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最基本、最本质的责任与使命。可以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整合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规范标准、职责分明、参与有序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提供高层次和全方位的创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更高效地满足数字时代人民群众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本文首先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数字文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以及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特征、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的内涵进行梳理,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分析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构成要素,确定了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影响因素,构建了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共包含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为资源保障能力、服务供给能力、平台技术能力以及制度支撑能力。资源保障能力对应的二级指标包括资源数据库完备性,资源多馆异构整合性,资源建设兼顾地方性,资源共享渠道多样性以及资源公益性五个方面;服务供给能力对应的二级指标包括服务传播方式创新性,服务覆盖范围全面性,分析用户服务需求准确性,服务个性化以及跟进用户服务反馈及时性五个方面;平台技术能力对应的二级指标包括用户信息安全保障,维护平台技术先进性,服务技术创新性以及资源导航技术多样性四个方面。制度支撑能力对应的二级指标包括服务标准规范性,馆员培训机制完善性,馆员服务绩效考核完备性以及资金经费保障四个方面。利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综合确定各级指标相应的权重,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对吉林省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图书馆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综合得分为80.04分,评价结果为较好,这说明吉林省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处于中上等水平,与用户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相匹配,能够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公共数字文化需求,但在服务资源保障、服务创新、服务宣传、服务平台、服务制度等方面仍需加强自身服务能力的建设,吉林省图书馆有针对性地从服务薄弱点进行改进完善可进一步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本文提供了对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评价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案例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评价体系能够用于对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能力的评价,评价结果与该馆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评价体系可以作为图书馆开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进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水平的工具与参考,促进我国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更好的发展。

董婷婷[3](2019)在《东北三省省级及副省级公共图书馆微服务调查研究》文中提出4G网络为我们带来了“互联网+”新时代,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断进步的互联网为人与人之间的发展提供了无尽的可能性。(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不断更新,传播手段不断完善,互联网、数字媒体、电视等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重地,图书馆对新鲜事物敏感度正逐步提高,能够适时将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理念引进,打破传统服务方式,使其服务不再受时间、空间限制,转被动为主动,更好地满足公众对图书馆文化服务地需求。随着时代发展,公共图书馆的工作重心已经从传统单一的文献资源建设逐步转向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公共图书馆如何发挥现有的馆藏优势,借助网络媒体,将传统服务方式改为新型的信息服务方式,以此提高服务效能,增强服务水平,使其服务更加亲民、利民、贴近公众,则是目前迫切需要完善的内容。针对上述现状,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网络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在对全国副省级图书馆微服务情况调研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分析东北三省省级及副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微服务现状。利用微信、微博影响力指数进行数据计算,并对各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再对其内容、效果两方面进行评价,从中找出东北三省省级及副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微服务现状与瓶颈,针对现状提出未来发展策略,希望能对东北三省省级及副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微服务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利于完善东北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促进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持久性发展。

张勇,郭山[4](2019)在《公共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实践与平台构建的思考——以吉林省图书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在分析省级公共图书馆知识产权服务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吉林省知识产权服务需求以及吉林省图书馆知识产权服务实务,拟构建适用于吉林省的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并对平台的模块结构及功能进行简要论述,以期提升公共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水平,深化服务内涵,为公共图书馆开展区域性知识产权专利信息服务提供借鉴。

李瑞[5](2019)在《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形成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发展过程具有独特的国家和地方情境。中国加强特色新型智库体系建设,意味着地方新型智库建设已经进入提升智库专业化发展能力、提高智库资源的配置效率、改善智库市场发展环境的新时代。地方党政部门面对的越来越复杂的决策咨询需求,亟需地方智库发挥重要作用。地方党政部门在提升地方治理能力、健全地方科学决策支撑体系和增强地方软实力的进程中,其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时效性、科学性等决策咨询需求与地方智库提供的决策咨询质量不高、时效性不强、知识创新能力不足等有效供给的矛盾逐渐显现,表现为地方决策咨询需求与供给间的不匹配。地方党委政府需要面向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深度参与国际竞争等诸多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面对地方党政决策环境的变化,地方党政部门决策咨询需求,已经呈现出时效性、风险性、科学性、预见性、系统性、战略性等特征。随着地方科学决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时代地方智库建设即需要不断加强自身能力,更需要与其他智库进行协同创新来满足地方党政部门的复杂性决策咨询需求。当前,地方智库协同创新实践仍处在探索阶段,如何加强地方特色高端智库建设,如何推动地方智库协同创新以及协同创新模式如何形成与发展等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国内外关于智库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存在问题的研究,表明了现代新型智库发展对协同创新的迫切需求,但智库与协同创新研究鲜有交集,有针对性地对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形成与发展研究亟待开展。本文以智库建设理论、协同创新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为基础,研究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形成与发展问题,围绕“地方智库协同创新内涵——价值共创——模式形成与发展”这一主线展开研究。运用基于扎根理论思想的案例研究方法,主要分析地方智库协同创新的内涵、地方智库协同创新价值共创、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形成和模式发展这四个主要问题。本文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首先,从协同创新理论视角出发,通过案例数据编码与分析,研究了地方智库协同创新的内涵。研究表明,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是发挥党政机关的主导作用并形成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明确的目标和共同愿景,通过驱动力、调控措施、形成条件和动态过程对智库所需创新要素的整合,使地方智库呈现出协同创新持续发展、动态循环的趋势。其次,研究从“组织—资源—能力”要素的协同,揭示了地方智库协同创新价值共创机理。研究表明,组织协同要素、资源协同要素、能力协同要素与外部影响因素间的相互促进并形成各要素整体“1+1>2”的协同效应,从而实现地方智库协同创新价值共创,即“协同主体→跨界融合→知识创新→思想成果”。再次,要素协同影响和决定着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的形成。研究表明,组织要素协同、资源要素协同、能力要素协同分别影响着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所形成模式的协同创新内容、范围、程度和主体数量。从地方智库协同创新的深度和范围出发,在要素协同的作用下,地方智库协同创新形成了知识整合、项目合作、智库联盟、数据共享四种主要模式。最后,从协同创新模式发展视角,分析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发展的元素变革和维度转变问题。研究表明,元素变革为地方智库协同创新价值目标等重要元素的变革;组织与空间维度转变为发挥党政机关的行政和地方智库思想市场的双重作用和地方智库协同创新的地区聚散向纵深方向发展的转变。并从重要元素和组织与空间两个维度探讨了模式发展的实现路径。本研究的创新性和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本研究对地方智库协同创新的内涵和价值共创机理进行数据编码与分析,并对构念进行提炼与界定。虽然目前已有学者对智库协同创新内涵有所界定并提出协同创新的重要意义,但对地方智库协同创新内涵及价值共创的研究和探讨仍然不够深入。本研究通过地方智库协同创新实践案例数据编码与分析发现,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是在驱动力、调控措施、形成条件和动态过程共同作用下的动态发展过程;在组织、资源和能力要素协同的共同作用下,多元主体实现价值共创的协同效应以满足用户需求和推动自身发展。对地方智库协同创新内涵和价值共创机理的研究,即对智库建设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起到了补充和完善作用,又对协同创新理论在智库研究中的应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二,本研究提出了以地方智库协同创新内涵为基础的研究地方智库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型。通过对地方智库协同创新实践案例的数据编码分析和对构念的提炼与界定,提出了地方智库协同创新的内涵和价值共创机理模型;地方智库协同创新的知识整合、合作研究、智库联盟和数据共享四种主要模式,并分析其形成机理;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发展模型。上述机理和模型研究对地方智库协同创新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第三,本研究从协同创新模式发展的角度提炼了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内含的元素和维度相关构念。通过案例数据的编码分析,提炼出地方智库协同创新实践具有的特质、重要元素和组织与空间两个维度,在对现有理论梳理、案例数据编码分析和构念的提炼界定基础上,提出地方智库的“元素变革+组织与空间维度转变”协同创新模式发展模型,并基于元素变革、组织与空间维度转变提出模式发展的实现路径。上述研究对基于协同创新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在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发展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补充与延伸。

彭珍[6](2019)在《我国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传统公共图书馆在发展建设中面临着新的挑战。用户的信息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获取信息的方式也从单一化从多元化发展。RFID技术、i Beacon技术、VR技术、AR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新技术与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越来越相关,这迫使公共图书馆不断发展,并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条件和不断变化的用户习惯定制图书馆服务。公共图书馆应对以前的服务内容、模式进行改变,为用户提供智慧服务,才能积极应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公共图书馆在向智慧图书馆转变时,应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用户提供智慧服务。这要求公共图书馆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以技术创新带动服务创新。公共图书馆注重服务创新,才能不断迎合图书馆发展中出现的新需求、新服务以及新平台。公共图书馆智慧化服务作为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新形态,将成为图书馆创新发展的新实践。本文采用了网络调研法、文献调研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进行了研究,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说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介绍了国内国外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创新点。(2)先对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以及创新服务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说明了两者的关系,然后介绍了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技术支撑:RFID技术、i Beacon技术、VR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最后说明了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3)采用了文献调查法以及网络调查法,选取了13个一级公共图书馆为样本,对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将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智慧服务模式归纳为四个方面:个性化智慧服务、交互立体式服务、空间再造服务、虚拟体验式服务。分析了这些智慧服务模式实践的成效:东部地区公共图书馆智慧化发展较为发达,各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各具特色,各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以人为本以及各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以技术应用为主。同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即公共图书馆的智慧化管理有待加强,公共图书馆重应用轻开发的现象有待改善,不同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平衡、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广度及深度有待加强、公共图书馆的功能需求空间改造有待完善以及不同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智慧化发展不平衡。(4)提出了我国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发展的策略:加强智慧管理,培养智慧馆员;强化科技驱动;拓展智慧服务内容,延伸服务范围,深化服务层次,加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及流动服务建设,完善读者自助服务,深层次整合文献信息资源;打造智慧空间,营造文化信息共享空间及创意空间;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加强国内国际行业之间的交流合作。

郭山,战立红[7](2018)在《图书馆信息咨询智能公众号建设与服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息咨询工作是公共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履行公共图书馆社会职责,提升信息咨询服务空间,提高信息咨询工作效率,本文依据国内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服务现状的调研统计结果以及吉林省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读者需求分析,结合吉林省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实际,探讨如何采用智能技术,通过公共图书馆公众号建设实现公共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中的一般性咨询、决策咨询、企业咨询、科技咨询等服务。

王建平,苏福,刘秉宇[8](2017)在《基于实地调研的用户需求导向参考咨询服务研究》文中提出省级公共图书馆是区域性的文献信息中心,其参考咨询业务是较为重要的核心业务,是发挥省级公共图书馆智库作用的重要体现。文章通过对吉林省图书馆独具特色的参考咨询服务业务的实地调研,构建了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一般咨询—决策咨询—科技咨询—企业咨询"为架构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参考咨询模式,分析了参考咨询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为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王硕[9](2014)在《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技术研发成为社会进步源动力的今天,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生产结构的变革导致对技术职业能级和层次的要求不断提高,从而决定了应用型人才以及应用型教育层次的不断提升。应用型教育联盟就是在单一教育机构无法满足教育需求的情况下,由教育机构与企业、政府、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公益机构等进行的合作,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多元合作的联合体。知识的共享与传递是联盟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联盟的构成主体的性质各不相同,联盟成员在地域上也具有一定的分散性,这给知识的共享与交流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泛在图书馆可将分布在各地的教育联盟成员的知识系统的组织起来,实现最大范围的知识共享,并促进知识的重组与创新,最大范围、最大自由度的实现智慧教育。本文首先论述了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特点、内涵、模式,分析了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建设的现实基础。通过对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影响因素的分析与应用型教育联盟发展现状对比,提出了促进应用型教育联盟教育目标实现的方法与手段,为应用型教育联盟在知识共享、知识传递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了解决之道,即利用泛在网络建立泛在图书馆,实现泛在知识服务,使知识在联盟内部传递与创新的过程中更便捷,更有效。而泛在图书馆及其知识服务在建设与实践过程中,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诸多困难,应用型教育联盟因其自身特点,可以作为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实践基地,二者的结合可以说是相辅相承,共赢互利的结合。然后分析了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运行机理,提出了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是一个综合系统,由知识服务对象、知识服务提供者、知识服务平台、知识库等要素构成的,系统内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整个系统的运作体系。在应用型教育联盟下的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可在不同层次间进行,在理想情况下,可以实现知识服务的自进化。在分析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需求、要素、特性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构建了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包括:一站式泛在知识服务模式,云计算知识服务模式,上下文适配知识服务模式。每一种模式并非完全割裂彼此独立的关系,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更倾向于某一种方向思考的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中会有交叉之处,但这种交叉不是简单的重叠,更不可能等同。在知识服务模式构建的基础上,从服务的角度及从知识组织与设计的角度提出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的建设原则,以期对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相关建设提供指导性意见。最后针对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平台的构建问题进行了实例研究。提供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平台构建的分析过程,结合吉林省教师教育联盟的实际情况,系统分析并阐述了其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平台的总体构建框架、实现的功能及预期效果,为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平台的构建提供了实践参考。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将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应用型教育联盟结合起来,寻找二者的交集以及可以相辅相承,取长补短之处。为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研究与实践寻找最适合的基地,为应用型教育联盟培养应用型人才寻求最便捷的出路,实现各方面的共赢互利。2.从服务形式、资源结构、标引等角度,提出了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核心特征,即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对比传统数字知识服务的创新之处。构建了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模式,为泛在图书馆及应用型教育联盟下的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意见。3.从服务的角度及从知识组织与设计的角度提出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的建设原则,以期对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相关建设实践提供指导性意见。

苏超[10](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二、吉林省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的现状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林省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的现状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省公共图书馆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及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内容
        1.3.4 创新点
第二章 公共图书馆农村信息服务基本问题
    2.1 公共图书馆与农村信息服务
        2.1.1 信息服务与农村信息服务
        2.1.2 农村信息服务类型
        2.1.3 公共图书馆在农村信息服务中的作用
    2.2 公共图书馆农村信息服务理论基础
        2.2.1 信息传播理论
        2.2.2 信息公平理论
    2.3 公共图书馆农村信息服务基本构成
        2.3.1 公共图书馆农村信息服务构成要素
        2.3.2 农村信息服务特征
        2.3.3 农村信息服务内容
第三章 吉林省公共图书馆农村信息服务现状调查
    3.1 吉林省公共图书馆农村信息服务现状
        3.1.1 吉林省公共图书馆现状
        3.1.2 吉林省农村信息服务现状
    3.2 吉林省公共图书馆馆员农村信息服务问卷调查
        3.2.1 研究设计
        3.2.2 调查设计
        3.2.3 吉林省公共图书馆农村信息服务基本情况分析
        3.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第四章 吉林省公共图书馆农村信息服务改进策略访谈
    4.1 样本收集
    4.2 样本分析
        4.2.1 开放性编码
        4.2.2 主轴编码
        4.2.3 选择性编码
    4.3 编码结果分析
        4.3.1 资源建设
        4.3.2 服务内容
        4.3.3 服务类型
        4.3.4 用户服务方式
    4.4 总结
第五章 吉林省公共图书馆农村信息服务模式构建与分析
    5.1 吉林省公共图书馆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用户需求与构建原则
        5.1.1 用户需求
        5.1.2 构建原则
    5.2 吉林省公共图书馆农村信息服务模式构建
    5.3 吉林省公共图书馆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分析
        5.3.1 农村信息服务类型分析
        5.3.2 主体管理模式
        5.3.3 内容资源建设
        5.3.4 服务方式
        5.3.5 用户反馈模式
    5.4 吉林省公共图书馆农村信息服务模式适用性分析
        5.4.1 不同规模图书馆模式适用性分析
        5.4.2 不同用户需要适用性分析
        5.4.3 不同设施与服务平台适用性分析
第六章 吉林省公共图书馆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实施建议
    6.1 设施建设:智能的吉林省农村信息服务平台
    6.2 内容支撑:多维的信息资源内容建设
    6.3 活动组织:一体化的信息服务活动设计
    6.4 运行保障:有效反馈的运行管理体系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吉林省公共图书馆馆员农村信息服务现状问卷调查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图书馆服务能力评价研究现状
        1.3.2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图
    1.5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2.1.1 公共文化服务内涵
        2.1.2 公共数字文化内涵
        2.1.3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内涵
        2.1.4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模式
    2.2 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内涵
    2.3 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特征
        2.3.1 服务主体多元化
        2.3.2 服务手段数字化
        2.3.3 服务资源综合化
        2.3.4 服务功能多样化
    2.4 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构成要素
        2.4.1 资源保障能力
        2.4.2 服务供给能力
        2.4.3 平台技术能力
        2.4.4 制度支撑能力
    2.5 新公共服务理论
第3章 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3.1 资源保障能力影响因素
        3.1.1 资源数据库完备性
        3.1.2 资源多馆异构整合性
        3.1.3 资源建设兼顾地方性
        3.1.4 资源共享渠道多样性
        3.1.5 数字文化资源公益性
    3.2 服务供给能力影响因素
        3.2.1 传播方式创新性
        3.2.2 数字文化服务范围覆盖
        3.2.3 用户需求分析准确性
        3.2.4 数字文化服务个性化
        3.2.5 用户反馈跟进及时性
        3.2.6 馆员服务专业性
    3.3 平台技术能力影响因素
        3.3.1 服务自动化
        3.3.2 用户信息安全保障
        3.3.3 维护平台技术先进性
        3.3.4 服务技术创新性
        3.3.5 资源导航检索方式多样性
    3.4 制度支撑能力影响因素
        3.4.1 国家政策法规支持性
        3.4.2 服务标准规范化
        3.4.3 馆员培训机制完善性
        3.4.4 馆员服务绩效考核完备性
        3.4.5 资金经费保障
第4章 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 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评价体系
    4.3 确定指标权重
        4.3.1 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
        4.3.2 熵权法法确定客观权重
        4.3.3 层次分析-熵权法确定综合权重
    4.4 确定评价方法
第5章 吉林省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评价实证研究
    5.1 吉林省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现状分析
    5.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5.2.1 层次分析法权重确定
        5.2.2 熵权法权重确定
        5.2.3 层次分析—熵权法组合权重确定
    5.3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专家打分调研表
    B. 吉林省图书馆2014年-2018年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给予支持程度
    C. 吉林省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评价
致谢

(3)东北三省省级及副省级公共图书馆微服务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线路图
2 东北三省省级及副省级图书馆微服务调查设计
    2.1 调查研究的理论依据
        2.1.1 理论基础
        2.1.2 统计计算方法
    2.2 东北三省省级及副省级图书馆微服务调查目的与过程
        2.2.1 调查目的
        2.2.2 调查过程
3 东北三省省级及副省级图书馆微服务调查结果分析
    3.1 全国副省级以上图书馆微服务概况
    3.2 东北三省省级及副省级图书馆微服务具体情况
        3.2.1 微信公众平台
        3.2.2 新浪微博
    3.3 东北三省省级及副省级图书馆微服务比较分析
        3.3.1 平台比较分析
        3.3.2 内容比较分析
        3.3.3 效果比较分析
4 东北三省省级及副省级图书馆微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1 存在的问题
        4.1.1 技术壁垒
        4.1.2 创新性不足
        4.1.3 引入观念落后
        4.1.4 专业人才稀缺
    4.2 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4.2.1 政策支持不足
        4.2.2 数据论占优势
        4.2.3 宣传推广不到位
    4.3 解决对策
        4.3.1 丰富新媒体使用形式,因地制宜制定管理侧重点
        4.3.2 增强政府对公共图书馆新媒体应用的支持
        4.3.3 建设专业管理团队,实现格调和流量双赢
        4.3.4 加强合作,实现多边共赢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公共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实践与平台构建的思考——以吉林省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省级公共图书馆专利服务情况
2 吉林省专利服务需求特点
    2.1 知识产权意识增强,需要重视“质与量”矛盾
    2.2 服务机构压力骤增,急需提高服务效率
    2.3 公共服务需求增加,需要搭建服务平台
    2.4 促进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开展助力服务
3 吉林省图书馆开展专利信息服务现状
    3.1 基础保障
    3.2 资质认证
    3.3 机遇挑战
4 专利信息服务平台结构设计
    4.1 资源导航、问题解答数据库助力用户专利信息检索及知识普及
    4.2 人功智能咨询为用户提供智能、实时的咨询回复渠道
    4.3 在线委托、系统管理实现网络办公,简化服务流程
    4.4 信息动态、推送定制实现用户个性化服务
5 结语

(5)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形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智库建设理论
        2.1.1 智库建设理论概述
        2.1.2 智库建设的相关研究
        2.1.3 智库建设相关研究述评
    2.2 知识管理理论
        2.2.1 知识管理理论概述
        2.2.2 智库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
        2.2.3 智库知识管理相关研究述评
    2.3 协同创新理论
        2.3.1 协同创新理论概述
        2.3.2 智库协同创新的相关研究
        2.3.3 智库协同创新相关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与案例介绍
    3.1 研究方法的选择
    3.2 研究对象的选择
    3.3 数据收集与分类
    3.4 信度与效度确保
    3.5 案例描述
        3.5.1 国外典型智库协同创新案例
        3.5.2 我国典型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案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方智库协同创新的内涵
    4.1 协同创新内涵的数据编码与分析
        4.1.1 开放式编码与主轴编码
        4.1.2 选择性编码
    4.2 构念的提炼与界定
        4.2.1 地方智库协同创新的驱动力
        4.2.2 地方智库协同创新的调控措施
        4.2.3 地方智库协同创新的形成条件
        4.2.4 地方智库协同创新的动态过程
    4.3 地方智库协同创新的内涵及意义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方智库协同创新价值共创机理
    5.1 协同创新价值共创的数据编码与分析
        5.1.1 开放式编码与主轴编码
        5.1.2 选择性编码
    5.2 构念的提炼与界定
        5.2.1 组织协同要素
        5.2.2 资源协同要素
        5.2.3 能力协同要素
        5.2.4 外部影响因素
    5.3 地方智库协同创新价值共创的要素协同
        5.3.1 组织要素协同
        5.3.2 资源要素协同
        5.3.3 能力要素协同
    5.4 地方智库协同创新价值共创机理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形成机理
    6.1 协同创新模式形成的数据编码与分析
        6.1.1 开放式编码与主轴编码
        6.1.2 选择性编码
    6.2 构念的提炼与界定
        6.2.1 知识整合
        6.2.2 合作研究
        6.2.3 智库联盟
        6.2.4 数据共享
    6.3 要素协同对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形成的影响
        6.3.1 组织要素协同的影响
        6.3.2 资源要素协同的影响
        6.3.3 能力要素协同的影响
    6.4 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机理
        6.4.1 知识整合模式
        6.4.2 项目合作模式
        6.4.3 智库联盟模式
        6.4.4 数据共享模式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发展研究
    7.1 协同创新模式发展的数据编码与分析
        7.1.1 开放式编码与主轴编码
        7.1.2 选择性编码
    7.2 构念的提炼与界定
        7.2.1 重要元素
        7.2.2 组织维度
        7.2.3 空间维度
    7.3 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发展的重要元素与维度
        7.3.1 模式发展的重要元素
        7.3.2 模式发展的组织与空间维度
        7.3.3 模式发展的元素变革与维度转变
    7.4 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发展的实现路径
        7.4.1 科学定位地方智库功能,明确协同创新领域和方向
        7.4.2 培育地方新型智库主体,促进思想供给与需求融合
        7.4.3 升级地方智库数据中心,加强协同创新平台的支撑
        7.4.4 加快地方高端智库建设,丰富协同创新内涵与深度
        7.4.5 完善地方智库协同机制,提升协同创新活力和动力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性
    8.3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我国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概述
    2.1 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概念
        2.1.1 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内涵
        2.1.2 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的内涵
    2.2 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技术支撑
        2.2.1 RFID技术
        2.2.2 iBeacon技术
        2.2.3 VR技术
        2.2.4 人工智能技术
        2.2.5 大数据技术
        2.2.6 云计算技术
    2.3 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3.1 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必要性
        2.3.2 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可行性
第3章 我国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现状
        3.1.1 个性化智慧服务的实践状况
        3.1.2 立体互联式服务的实践状况
        3.1.3 空间再造服务的实践状况
        3.1.4 虚拟体验式服务的实践状况
    3.2 成效分析
        3.2.1 东部地区公共图书馆智慧化发展较为发达
        3.2.2 各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各具特色
        3.2.3 各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以人为本
        3.2.4 各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以技术应用为主
    3.3 问题分析
        3.3.1 公共图书馆的智慧化管理有待加强
        3.3.2 公共图书馆重应用轻开发的现象有待改善
        3.3.3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广度及深度有待加强
        3.3.4 公共图书馆的功能需求空间改造有待完善
        3.3.5 不同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智慧化发展不平衡
第4章 我国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发展的应对策略
    4.1 加强智慧管理
    4.2 强化科技驱动
    4.3 拓展智慧服务内容
    4.4 打造智慧空间
    4.5 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
第5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图书馆信息咨询智能公众号建设与服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31家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信息咨询服务现状
2 吉林省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信息咨询服务读者需求分析
3 基于吉林省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实际的公众号智能辅助功能探微
    3.1 微信公众号信息咨询服务栏目设置
    3.2 微信公众号信息咨询服务智能技术应用分析
        3.2.1 智能问答机器人在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问答回复中的应用
        3.2.2 智能系统在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文献传递”“资料检索”咨询回复中的应用
        3.2.3 智能系统在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课题检索”“收录引证”“科技查新”咨询委托流程中的应用
        3.2.4 智能系统在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信息产品”“两会服务”“服务指南”自动更新中的应用
4 结语

(8)基于实地调研的用户需求导向参考咨询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文献回顾及国内重要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参考咨询现状
2 吉林省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扫描
    2.1 人力资源现状及问题分析
    2.2 文献资源概况
    2.3 吉林省图书馆的信息咨询服务特色分析
3 吉林省图书馆参考咨询的模式建构
    3.1 参考咨询服务的发展趋势
    3.2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参考咨询服务模式
4 省级公共图书馆开展参考咨询业务的启示
    4.1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开展参考咨询服务
    4.2 结合本馆实际, 以特色取胜, 避免大而全

(9)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教育联盟
        1.1.2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教育联盟
        1.1.3 应用型教育联盟对泛在知识服务的呼唤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泛在图书馆研究现状
        1.3.2 教育联盟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应用型教育联盟与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文献综述
    2.1 教育联盟与应用型教育联盟
        2.1.1 教育联盟理念的提出
        2.1.2 应用型教育联盟
        2.1.3 应用型教育联盟的知识构造
        2.1.4 应用型教育联盟对泛在知识服务的需求
    2.2 泛在图书馆的研究与建设
        2.2.1 泛在图书馆的概念辨析
        2.2.2 国内外泛在图书馆实践探索
        2.2.3 泛在图书馆的特征分析
    2.3 知识服务研究综述
        2.3.1 国外的研究综述
        2.3.2 国内的研究综述
    2.4 本章小节
第3章 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
    3.1 理论基础
        3.1.1 交易成本与资源依赖理论
        3.1.2 强弱联结与资源共享理论
        3.1.3 交流互动与知识创新理论
        3.1.4 知识构建理论
    3.2 关键技术
        3.2.1 云计算
        3.2.2 物联网
        3.2.3 网络适配与上下文感知技术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应用型教育联盟与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融合
    4.1 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
        4.1.1 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特点
        4.1.2 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核心特性
        4.1.3 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
        4.1.4 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与智慧学习
        4.1.5 开展泛在图书馆及其知识服务建设的现实基础
    4.2 影响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因素分析
        4.2.1 影响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社会因素
        4.2.2 影响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经济因素
        4.2.3 影响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技术因素
        4.2.4 影响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现实因素
    4.3 应用型教育联盟在发展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优势
        4.3.1 从社会因素角度
        4.3.2 从经济因素角度
        4.3.3 从技术因素角度
        4.3.4 从现实基础角度
    4.4 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对发展教育联盟的作用
    4.5 应用教育联盟下的泛在图书馆与图书馆联盟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运行机理
    5.1 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目标
    5.2 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系统构成
        5.2.1 知识服务对象
        5.2.2 知识服务提供者
        5.2.3 知识服务平台
        5.2.4 知识库
    5.3 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在层次
        5.3.1 联盟成员机构对用户层次
        5.3.2 用户与用户层次
        5.3.3 成员机构与成员机构层次
    5.4 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的动态循环
    5.5 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的进化
        5.5.1 知识资源的进化
        5.5.2 知识载体的进化
        5.5.3 知识服务的进化
        5.5.4 泛在信息人的进化
    5.6 本章小节
第6章 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
    6.1 应用型教育联盟下的泛在图书馆知识需求分析
        6.1.1 教育机构知识需求分析
        6.1.2 企业知识需求分析
        6.1.3 行政组织需求分析
        6.1.4 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需求分析
    6.2 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要素
    6.3 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特性
    6.4 应用型教育联盟下的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构建
        6.4.1 一站式泛在知识服务模式
        6.4.2 云计算知识服务模式
        6.4.3 上下文适配知识服务模式
    6.5 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设计原则
        6.5.1 泛在知识服务原则
        6.5.2 泛在知识组织与设计原则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吉林省教师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应用
    7.1 吉林省教师教育联盟概述
        7.1.1 吉林省教师教育联盟建立的意义
        7.1.2 吉林省教师教育联盟的基本特征
        7.1.3 吉林省教师教育联盟的运行与管理
    7.2 吉林省教师教育联盟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需求分析
        7.2.1 职技高师的泛在知识需求
        7.2.2 企业的泛在知识需求
        7.2.3 职业学校的泛在知识需求
    7.3 吉林省教师教育联盟泛在图书馆建立的实现基础
        7.3.1 服务对象现实基础
        7.3.2 图书馆现实基础
        7.3.3 吉林省教师教育联盟技术基础
    7.4 吉林省教师教育联盟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构建
        7.4.1 吉林省教师教育联盟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选择与架构
        7.4.2 借阅服务设计
        7.4.3 数字知识服务平台设计
        7.4.4 参考咨询服务设计
        7.4.5 知识服务权限设计
        7.4.6 个性化服务设计
        7.4.7 统计分析服务设计
    7.5 吉林省教师教育联盟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实践
        7.5.1 实践原则
        7.5.2 实践步骤
        7.5.3 初步成效
        7.5.4 存在困难
        7.5.5 努力方向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10)“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附图清单
附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设定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一、数字鸿沟
        二、文化信息资源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四、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一、知识沟理论
        二、文化权利
        三、文化传播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公共物品理论
        六、贫困文化理论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一、建立试点
        二、启动应用
        三、全国推广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一、建设流程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四、资源构成分析
        五、服务方式分析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
    第三节 研究展望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吉林省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的现状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公共图书馆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研究[D]. 刘亭亭.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评价研究[D]. 陈柯欣. 吉林大学, 2020(08)
  • [3]东北三省省级及副省级公共图书馆微服务调查研究[D]. 董婷婷.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4]公共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实践与平台构建的思考——以吉林省图书馆为例[J]. 张勇,郭山. 图书馆学研究, 2019(21)
  • [5]地方智库协同创新模式形成与发展研究[D]. 李瑞. 吉林大学, 2019(02)
  • [6]我国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研究[D]. 彭珍. 湘潭大学, 2019(02)
  • [7]图书馆信息咨询智能公众号建设与服务策略研究[J]. 郭山,战立红. 图书馆学研究, 2018(20)
  • [8]基于实地调研的用户需求导向参考咨询服务研究[J]. 王建平,苏福,刘秉宇. 图书馆学研究, 2017(18)
  • [9]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D]. 王硕. 吉林大学, 2014(03)
  • [10]“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标签:;  ;  ;  ;  ;  

吉林省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的现状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