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

论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

一、谈高校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蒋丽芳[1](2021)在《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谈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文中认为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布局、馆藏资源、咨询服务、信息化水平、馆员专业素养和服务态度等都会影响读者对服务质量的评价。图书馆管理的重要课题是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图书馆在知识和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使高校图书馆真正跟上时代节奏,满足高校的发展战略和读者的需求。本文借助服务质量模型,具体分析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出现问题的环节及诱因,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不断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

化迎莹[2](2021)在《高校图书馆提高经济类资源利用效能的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当今大多数高等院校都设有经管学院,且该学院学生数量多,经济类文献资源的需求量也较大。基于此背景,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在经济类资源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有的问题提出了提高经济类资源利用效能的解决办法。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两所综合性高校和两所财经类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及LIBQUAL模型,分别对四所高校的经管学院师生及图书馆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及研究内容为两类高校的图书馆经济类资源的利用情况和经管学院师生对图书馆经济类资源的满意度情况,并分析了两类高校经管学院师生对文献的主体需求。通过对两类高校图书馆的研究,发现综合性高校图书馆和财经类高校图书馆在经济类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同。因此,本文针对两种类型的高校图书馆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提高经济类资源利用效能的解决策略。

翟丽丽[3](2021)在《我国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人们迎来了智慧服务的时代。同时,高校图书馆也与先进的服务理念及高新技术不断融合,推动着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发展及实现。因此,对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进行评价,一方面有助于完善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并为之后的研究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可以探索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发展方向,对于了解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不足之处并推动其智慧服务的完善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在广泛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定义,选取、整理了部分评价指标,并与清华大学Lib QUAL+TM相结合,初步构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之后,为了保证评价体系的全面性和权威性,采用专家打分法征询专家意见,修正了评价体系。该体系第一层次包含四个层面,分别是服务情感/服务效果、信息/资源的获取、设施/环境条件、用户个人控制。第二层次包含“图书馆可以实现馆内精准导航及图书定位”、“能够基于读者数据,分析挖掘其需求并实现个性化服务”、“组织专家咨询、培训、讲座等活动使读者从中获取信息资源”、“整合空间资源,为读者提供良好的体验空间(创客空间、学习空间、研讨室等)”、“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APP随时随地获取电子资源或所需信息”等18个指标。最后,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XX大学图书馆用户对各项评价指标的可接受最低值、实际感受值和理想期望值,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相结合,得出该大学图书馆各项智慧服务的质量,验证了此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郑卉奇[4](2020)在《基于六西格玛管理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高校图书馆正在建设更完善的服务体系,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服务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将六西格玛管理这一全面提高服务质量的先进理论和工具引入其中十分必要,而且具有极强的可行性。笔者试图建立起一套适合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六西格玛管理流程,引导高校图书馆更好地开展个性化服务。本文以黑龙江大学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为例,应用网络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模拟利用六西格玛管理设计个性化服务的流程。模拟结果显示,六西格玛管理有助于提高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质量,能够帮助高校图书馆明确其在个性化服务中的任务,更好地组建管理团队、开展跨部门协同合作,为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质量管理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卫妍岑[5](2020)在《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质量与用户容忍区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对于高校而言,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中心,在全校的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移动网络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大高校开始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本校图书馆的移动服务建设过程中。从目前图书馆学者对移动服务的研究来看,缺乏从用户角度对移动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的工具。同时,在有关容忍区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容忍区从用户的期望和感知视角出发,可以有效发现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容忍区理论在图书馆领域的研究并不多见。基于此,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首先,通过广泛阅读相关文献,对图书馆移动服务和用户容忍区进行概念界定,并在归纳和借鉴其他学者对移动服务质量评价维度和指标的基础上,从功能设施、信息内容、交互过程和服务效果四个维度构建了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其次,以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用户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采取网上发放问卷的形式,最终收集到223份有效问卷。随后采用严格的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指标净化、探索性因子分析和信效度检验。最后,从指标层次和维度层次,分别从服务优秀度和服务合格度对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质量进行测评,同时从用户的理想值、最低值两方面探究用户容忍区。研究结果表明:当前用户认为图书馆的各项移动服务还算合格,但没有达到用户满意的程度。在四个维度中,用户对信息内容的服务提出了更高期望。因此,高校图书馆在未来移动服务过程中,要更加重视信息内容的质量,满足高校用户的信息需求。本文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为高校图书馆改善移动服务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方向,以供高校图书馆相关部门作参考借鉴。同时在文章最后指出了本次研究的局限所在,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姜明光[6](2019)在《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进行了研究,在研究时,笔者根据高校图书馆具体开放程度,选择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三所高校的图书馆进行了调查,分别是黑龙江大学图书馆、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洛阳市科技图书馆),分别从三所高校图书馆的开放范围、开放规则、宣传措施、开放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网络调查,发现了政策不完善、共建共享意识不足、图书馆制度不完善、经费不足、社会化开放形式单一、馆员缺乏图书馆精神以及专业的知识等问题,提出了完善政策法规为社会化开放提供立法保障、加大图书馆宣传力度和增强开放意识、因地制宜有序展开工作、拓宽融资渠道、探索新型社会化开放、招募多种类型图书馆员工的对策。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的程度划分为三阶段,并选择代表高校,利用实地调查、访谈法以及网络调查,从高校图书馆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些具体可操作实施的对策,切实解决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化开放的道路上的一些问题和难题。

李雪[7](2019)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民阅读越来越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一步,公众阅读水平的提升对我国产业发展和经济进步有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信息技术深入发展,对知识信息和电子资源的需求越来越急迫。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作为我国首批高新区,具有高新产业云集,人口学历层次高,高校众多、高校图书馆资源丰富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公共图书馆资源缺乏、电子资源获取渠道狭窄,高校图书馆利用率不足等问题,所以,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有较强的可行性。在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合理利用高校图书馆资源,对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整体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具体从五个部分分析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第一部分介绍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释了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相关概念;论述了本文运用的相关理论;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然后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而引出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是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阅读需求分析。通过分析东湖高新区特殊的产业和人才情况,进而对高新区社区居民和园区职工的阅读需求进行调研,充分了解公众对图书馆资源的需求。第三部分是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校图书馆自主开放问题分析。高新区存在众多高校且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不足,同时,高校图书馆自主开放有很多问题。所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开放具有可行性。第四部分提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可行的模式,主要包括运营模式、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第五部分是总结与展望,是对全文的整体归纳和总结并说明可能存在的不足。

程训敏[8](2017)在《安徽省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产业得到蓬勃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信息技术发展使得人们检索、获取、利用信息的方式悄然发生变化。高校图书馆作为收藏和开发知识的一个专门机构,在现代信息技术冲击下逐渐丧失了信息中心地位,但得益于其优良的阅读环境、丰富的藏书以及优质的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在信息需求满足上的作用依然不容忽视,公众对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呼声依然强烈。推进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一方面能够带来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使得长期处于低利用状态的各种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另一方面在全民阅读俨然上升成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实施对外开放将极大推动书香社会建设,充分发挥大学图书馆的"第二课堂"和文化中心作用。通过对安徽省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旨在丰富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以及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理论研究,亦通过具体开放策略的构建为其他地区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工作提供借鉴,在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均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高校图书馆实施对外开放是必要也是可行的,实行对外开放将是高校图书馆履行自身社会责任、更好贴近读者需求的应有之意,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社会化服务经验及优质的人力资源确保了对外开放工作具备现实可行性。高校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属于一种准公共产品,全面开放会带来读者信息需求的难以保证以及校内师生信息权的侵犯,另外从世界各国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具体实践来看,实施有限度地对外开放是主流,符合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因此安徽省高校图书馆实行对外开放应该有限度的。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和数理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安徽省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安徽大学、合肥学院、合肥师范学院、滨湖学院、安徽审计职业学院五所高校师生、周边居民以及50所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结合大量的文献查阅,发现当前安徽省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工作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对外开放方案不合理,突出表现为限制性条款过多以及缺乏与公众的有效互动;以经费保障以及规章制度完善为核心的对外开放长效机制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外开放过程中由于高校图书馆软硬件条件不足使其信息服务与市民读者需求不匹配,从而使得开放效果较差;图书馆对外宣传的匮乏和落伍更使得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难以被人们所熟知,导致现有的资源和服务无法得到充分利用。面对存在的这些问题,需重点从对外开放方案的修改完善出发,减少限制性条款;通过稳定经费保障和规章制度的完善来构建起科学有效的对外开放长效保障机制;借助高校图书馆软硬件的同步提升来改善服务质量,以优质服务改进开放效果;重点从改善宣传方式入手以切实提高宣传效果,从而改善当前高校图书馆宣传薄弱的实际情况。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实施,让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真正成为惠及民生、推动全民阅读的一项科学有效的制度设计。

皇甫青红[9](2014)在《人文社科科研人员持续使用外文数字资源的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大量引进的外文数字资源仍然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科研人员的需求,人文社科外文数字资源的匮乏和利用率较低的现状同时存在。高校图书馆外文数字资源的持续使用必将促进人文社科研究的快速发展,因此对人文社科科研人员持续使用动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主要开展以下工作:(1)对高校图书馆外文数字资源利用的现状及国内外电子服务相关领域持续使用的相关文献进行调研,从用户满意、技术接受、习惯等角度深入探讨用户持续使用的关键影响因素;(2)对来自人文社科领域的15位科研人员进行探索性访谈,以初步确定其持续使用高校图书馆外文数字资源的具体影响因素,并基于持续使用理论、技术接受理论、用户满意度理论、期望确认理论、感知行为控制理论和访谈结果,进一步搭建人文社科科研人员持续使用高校图书馆外文数字资源的理论模型,并提出15个研究假设;(3)结合中国本土化的特点设计调查问卷,借助网络调查和实地调查共收集到来自全国各地人文社科领域330份有效问卷;(4)对研究样本的分布及其了解和利用高校图书馆外文数字资源的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在正态分布、信度等检验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持续使用假设模型进行检验,以进一步验证研究假设:(5)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检验人口统计特征和科研特征变量的影响作用,采用多群组分析检验人口统计特征和科研特征变量的调节作用。通过实证研究,本研究得到四点主要结论:(1)习惯、自我效能、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是人文社科科研人员持续使用外文数字资源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持续使用意愿均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期望确认、感知质量和促成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影响持续使用意愿,而促成因素对持续使用意愿的直接影响仍然需要进一步考证;(2)人口统计特征和科研特征变量对A1(了解外文数字资源的程度)、A2(外文数字资源的重要程度)、A4(外文数字资源满足需求的程度)、A5(使用外文数字资源的时间)、A6(访问外文数字资源的频率)变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其中性别、职称/身份、最高学位、近一年国内论文数量及近一年国际论文数量对A1产生影响作用,性别、学科、职称/身份和近一年国际论文数量对A2产生影响作用,学科对A4产生影响作用,年龄、学科、职称/身份、最高学位、科研年限及近一年国际论文数量对A5产生影响作用,近一年国际论文数量对A6产生影响作用;(3)人口统计特征和科研特征变量对持续使用意愿、习惯、感知有用性、满意度、自我效能、感知易用性、期望确认、感知质量和促成因素九个潜变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其中性别、最高学位及近一年国际论文数量对持续使用意愿和习惯产生影响作用,学科、最高学位、近一年国内论文数量及近一年国际论文数量对感知有用性产生影响作用,近一年国际论文数量对满意度产生影响作用,性别、最高学位、近一年国内论文数量及近一年国际论文数量对感知易用性和自我效能产生影响作用,学科对期望确认产生影响作用,性别和近一年国际论文数量对感知质量产生影响作用,而特征变量对促成因素不产生影响作用;(4)人口统计特征和科研特征变量对已通过检验的13个研究假设产生调节作用,其中“习惯、感知有用性对持续使用意愿的产生正向影响”的假设受到学科的影响,“自我效能对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的假设受到性别、年龄、学科、最高学位、科研年限及近一年国际论文数量六个特征变量的影响;“满意度对持续使用意愿产生正向影响”的假设受到性别和最高学位的影响,其它研究假设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特征变量的影响。从外文数字资源厂商、图书馆、人文社科科研人员三个视角出发,结合已经得到验证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提出促进人文社科科研人员持续使用高校图书馆外文数字资源的六点思考与建议:(1)以“用户为中心”开发设计和维护外文数字资源,提高感知质量和易用性;(2)结合人文社科专业设置、科研人员需求合理引进和购买外文数字资源,提高资源的有用性;(3)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提高人文社科科研人员的满意度;(4)完善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提高人文社科科研人员的满意度;(5)加强信息素质教育,提高人文社科科研人员的自我效能;(6)基于人口统计特征和科研特征差异提供分层次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提高人文社科科研人员的期望确认程度。论文最后阐明本研究的创新点,指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讨论的问题,并提出未来人文社科科研人员持续使用高校图书馆外文数字资源研究的发展趋势。

王永忠[10](2010)在《试谈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高校教育参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化,高校图书馆的地位、功能也正发生革命性变迁,随之产生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措施也出现了新变化。

二、谈高校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高校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谈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一、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二、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差距分析
三、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改善措施和建议
    (一)丰富用户信息收集手段,准确把握客户需求
    (二)服务质量标准具体化、规范化
    (三)标准执行严格化
    (四)确保对外沟通及时性、准确性和双向性
四、结语

(2)高校图书馆提高经济类资源利用效能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动态
        二、国内研究动态
    第三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
        二、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利用的含义
        二、利用效能的含义
        三、信息资源的定义
        四、经济类资源的范围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满意度的标准
        二、利用效能与满意度的关系
        三、经济类资源与信息资源的界定
第三章 高校图书馆经济类资源现状调查研究方法
    第一节 LIBQUAL+模型
        一、LIBQUAL+模型的起源及发展过程
        二、LIBQUAL+模型基础架构介绍
        三、LIBQUAL+模型的特点与发展趋向
    第二节 基于LIBQUAL+模型的高校图书馆及经济类资源服务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一、评价指标及筛选方法
        二、评价指标的具体描述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经济类资源现状调查及利用情况分析
    第一节 高校图书馆经济类资源现状调查
        一、综合性高校图书馆经济类资源现状调查
        二、财经类高校图书馆经济类资源现状调查
    第二节 高校图书馆经济类资源定性分析
        一、设计调查问卷
        二、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
        三、调查问卷数据统计
        四、高校图书馆经济类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五、高校图书馆经济类资源服务质量评价实证结果分析
        六、高校图书馆经济类资源服务质量与利用效能对应关系
    第三节 高校经管学院师生的主体需求分析
        一、综合性高校经管学院师生主体需求分析
        二、财经类高校经管学院师生主体需求分析
第五章 高校图书馆提高经济类资源利用效能的解决办法
    第一节 综合性高校图书馆提高经济类资源利用效能的解决办法
        一、经济类资源方面
        二、图书馆员队伍方面
        三、图书馆环境方面
        四、服务效果方面
    第二节 财经类高校图书馆提高经济类资源利用效能的解决办法
        一、经济类资源方面
        二、信息素养教育方面
        三、经济类资源的宣传推广方面
        四、图书馆员方面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高校图书馆经济类资源利用情况问卷调查
附录2 对高校图书馆及图书馆经济类资源满意度调查

(3)我国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智慧服务
    2.2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
        2.2.1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概念
        2.2.2 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特点
        2.2.3 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2.3 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型
        2.3.1 SERVQUAL模型
        2.3.2 LibQUAL+~(TM)模型
第三章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指标体系构建
    3.1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与方法
        3.1.1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
        3.1.2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构建的方法
    3.2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梳理
        3.2.1 智慧服务指标选取
        3.2.2 根据服务理念及技术发展新增指标
        3.2.3 基于清华大学LibQUAL+~(TM)的体系化
    3.3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提出
        3.3.1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归纳总结
        3.3.2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增删调整
        3.3.3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初步确立
    3.4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确立
        3.4.1 专家打分结果
        3.4.2 专家意见及处理
        3.4.3 我国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确定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应用
    4.1 调查对象及问卷设计
        4.1.1 调查目的
        4.1.2 调查对象选取
        4.1.3 调查内容
    4.2 预调查
    4.3 正式调查
        4.3.1 问卷发放与回收
        4.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3 信度和效度分析
        4.3.4 指标测评结果及分析
    4.4 智慧服务质量提升建议
        4.4.1 打造优秀馆员队伍
        4.4.2 建立科学管理机制
        4.4.3 应用人性化设计
        4.4.4 优化远程资源获取方式
    4.5 总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我国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调查问卷
    附录2:XX大学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调查(预调查)
    附录3:XX大学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调查(正式问卷)
致谢

(4)基于六西格玛管理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六西格玛管理和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概述
    第一节 六西格玛管理概述
        一、六西格玛管理的内涵
        二、六西格玛管理的基本原则
        三、六西格玛管理的实施流程
        四、六西格玛管理的主要优点
        五、六西格玛管理的应用
    第二节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概述
        一、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内涵
        二、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内容
        三、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形式
        四、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现状
        五、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引入六西格玛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节 必要性分析
        一、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提高服务质量的需要
        三、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
    第二节 可行性分析
        一、适用对象合适
        二、追求目标一致
        三、管理方法适合
        四、管理经费合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六西格玛管理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流程及注意事项
    第一节 实施流程
        一、界定个性化服务需求
        二、测量个性化服务问题
        三、分析个性化服务情况
        四、实施改进措施
        五、进行效果控制
    第二节 注意事项
        一、界定读者需求
        二、设定阶段性目标
        三、量化成果
        四、注重分享与实现创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六西格玛管理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团队组建及其任务
    第一节 团队组建
        一、选拔六西格玛管理人员
        二、建立六西格玛执行小组
        三、进行六西格玛人员培训
    第二节 任务
        一、树立六西格玛管理思想
        二、提高六西格玛管理人员的领导力
        三、建立完善的六西格玛管理体系
        四、建立长远的发展规划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质量与用户容忍区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图书馆移动服务质量评价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2.1 图书馆移动服务研究理论基础
        2.1.1 图书馆移动服务相关研究
        2.1.2 图书馆移动服务质量评价相关研究
    2.2 用户容忍区相关研究
        2.2.1 图书馆用户期望相关研究
        2.2.2 用户容忍区的概念及其管理意义
第三章 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流程
    3.2 指标的收集与筛选
        3.2.1 指标的设计原则
        3.2.2 变量的定义与指标的收集
    3.3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3.3.1 问卷设计
        3.3.2 问卷发放及数据收集
    3.4 指标体系的构建
        3.4.1 测量指标的净化
        3.4.2 探索性因子分析(EFA)
        3.4.3 信度检验
        3.4.4 效度检验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质量与用户容忍区的实证分析
    4.1 用户基本情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指标层次的移动服务质量与容忍区分析
        4.2.1 图书馆移动服务质量指标的测评结果分析
        4.2.2 图书馆移动服务指标的容忍区分析
    4.3 维度层次的移动服务质量与容忍区分析
        4.3.1 图书馆移动服务质量维度的测评结果分析
        4.3.2 图书馆移动服务维度的容忍区分析
第五章 结论、建议及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对策及建议
        5.2.1 加强图书馆功能设施建设,注重用户隐私保护
        5.2.2 丰富图书馆移动信息内容,及时更新并发布信息
        5.2.3 加强用户宣传和馆员培训,提高人际交互质量
        5.2.4 整合各类型移动服务方式,强化移动服务效果
    5.3 研究局限及展望
        5.3.1 研究局限
        5.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之处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的概述
    2.1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的概念
    2.2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的原则
        2.2.1 以人为中心的原则
        2.2.2 以本校为中心的原则
        2.2.3 因地制宜的原则
    2.3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3.1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的必要性
        2.3.2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的可行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的现状调查
    3.1 调查设计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调查工具
    3.2 调查内容
        3.2.1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范围调查
        3.2.2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规则调查
        3.2.3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宣传措施调查
        3.2.4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制度调查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存在的问题
    4.1 与高校图书馆相关的政策不完善
        4.1.1 政策指导缺失导致馆员积极主动性不足
        4.1.2 国家层面的政策不完善
    4.2 共建共享的意识不足
        4.2.1 固有思想的束缚
        4.2.2 学校师生的过度担忧
    4.3 图书馆制度不完善
        4.3.1 三阶段的高校图书馆制度均不完善
        4.3.2 社会读者权利和义务制度的缺失
    4.4 社会化工作的经费不足
        4.4.1 经费不足限制了社会化开放的程度
        4.4.2 经费不足导致工作动力不足
    4.5 社会化开放形式单一
    4.6 馆员缺乏图书馆精神以及专业的知识
        4.6.1 馆员普遍学历过低
        4.6.2 馆员缺乏图书馆精神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的对策建议
    5.1 完善政策法规为社会化开放提供立法保障
        5.1.1 完善国家层次的法律
        5.1.2 完善地方层次的法律
    5.2 加大图书馆宣传力度和增强开放意识
        5.2.1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工具
        5.2.2 对馆员进行培训
    5.3 因地制宜有序展开工作
        5.3.1 根据实际制定有效的图书馆制度
        5.3.2 定期对入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5.4 拓宽经费渠道
        5.4.1 国家和地方增加专项的拨款
        5.4.2 设置专项基金
    5.5 探索新型社会化开放
        5.5.1 根据实际情况和公共图书馆加强合作
        5.5.2 组织多种形式的合作
    5.6 招募多种类型图书馆员工
        5.6.1 招募具有高学历人才的图书馆馆员
        5.6.2 从公共图书馆招募具有丰富经验社会化服务的员工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及创新点
    6.2 本文研究工作的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
        1.2.2 图书馆资源
        1.2.3 模式
    1.3 理论基础
        1.3.1 公共产品理论
        1.3.2 多中心治理理论
        1.3.3 新公共服务理论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研究述评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2.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阅读需求分析
    2.1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概况
        2.1.1 高新技术产业密集
        2.1.2 产业人才众多
        2.1.3 公共图书馆资源供给严重不足
    2.2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社区居民阅读需求调查
        2.2.1 社区居民阅读需求调查问卷设计
        2.2.2 社区居民阅读需求调查情况
        2.2.3 社区居民阅读需求调查结果分析
    2.3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园区职工阅读需求调查
        2.3.1 园区职工阅读需求调查问卷设计
        2.3.2 园区职工阅读需求调查情况
        2.3.3 园区职工阅读需求调查结果分析
3.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校图书馆自主开放问题分析
    3.1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高校图书馆资源分析
    3.2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高校图书馆利用率分析
    3.3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高校图书馆自主开放问题
        3.3.1 自主开放效果不佳
        3.3.2 自主开放经费不足
        3.3.3 校内外资源与管理不匹配
        3.3.4 需求反馈机制与监督机制缺失
4.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模式研究
    4.1 多方合作的运营模式
    4.2 面向不同需求的管理模式
        4.2.1 发放借阅证、有限开放
        4.2.2 结对社区图书室、定点开放
        4.2.3 建立园区服务站、针对性开放
    4.3 以政府为主导的服务保障模式
        4.3.1 发挥区政府的主导作用
        4.3.2 制定相关制度保障
        4.3.3 规划物理空间、提供个性服务
        4.3.4 加强宣传推广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安徽省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2.1 主要概念界定
    2.2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相关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3章 安徽省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现状的调查研究
    3.1 问卷设计与调查
    3.2 安徽省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现状调查
第4章 安徽省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存在的问题
    4.1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方案不合理
    4.2 对外开放的长效机制存在不足
    4.3 开放效果不好
    4.4 图书馆对外开放宣传不足且与公众互动不多
第5章 对改善安徽省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效果的建议
    5.1 进一步完善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具体方案
    5.2 做好制度保障构建开放长效机制
    5.3 加强开放管理逐步改善开放质量
    5.4 完善宣传增进图书馆与公众的互信与理解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人文社科科研人员持续使用外文数字资源的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走向世界的时代需求
        1.1.2 我国高校图书馆大量引进外文数字资源的实际状况
        1.1.3 我国高校图书馆外文数字资源利用率较低的现状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安排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结构安排
    1.5 研究内容
        1.5.1 概念界定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6 小结
第二章 文献述评
    2.1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的研究现状
        2.1.1 国外数字资源利用的研究现状
        2.1.2 我国外文数字资源利用的研究现状
    2.2 用户持续使用研究
        2.2.1 基于用户接受等相关理论的研究
        2.2.2 引入期望确认等相关理论的研究
        2.2.3 用户持续使用述评
    2.3 用户持续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
        2.3.1 用户满意因素
        2.3.2 技术接受因素
        2.3.3 感知行为控制因素
        2.3.4 习惯因素
        2.3.5 其它影响因素
        2.3.6 影响因素述评
    2.4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
    3.1 理论基础
        3.1.1 技术接受理论
        3.1.2 用户满意度理论
        3.1.3 感知行为控制理论
        3.1.4 期望确认理论
        3.1.5 用户持续使用理论
    3.2 用户访谈
        3.2.1 访谈样本的选择
        3.2.2 访谈结果的分析
    3.3 模型构建
        3.3.1 理论模型框架
        3.3.2 变量定义与研究假设
    3.4 小结
第四章 调查设计与实施
    4.1 问卷设计
        4.1.1 设计原则
        4.1.2 设计流程
        4.1.3 问卷内容
        4.1.4 研究变量的测量
    4.2 预调查
        4.2.1 预调查数据的收集
        4.2.2 预调查数据分析
    4.3 正式调查
        4.3.1 正式数据的收集
        4.3.2 SEM的整体设计
    4.4 小结
第五章 持续使用假设模型的检验与复核
    5.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5.1.1 研究样本分布
        5.1.2 研究样本了解和使用外文数字资源的现状
    5.2 样本正态分布与信度检验
        5.2.1 样本正态分布检验
        5.2.2 样本信度检验
    5.3 验证性因素分析
        5.3.1 因子拟合指标检验
        5.3.2 建构效度检验
    5.4 持续使用模型的检验与修正
        5.4.1 模型构建与识别
        5.4.2 模型拟合与评价
        5.4.3 模型修正
        5.4.4 模型的复核效化检验
    5.5 假设检验与效果计算
        5.5.1 假设检验
        5.5.2 效果计算
    5.6 小结
第六章 特征变量的影响分析
    6.1 特征变量对各变量的影响作用
        6.1.1 特征变量的预处理
        6.1.2 研究方法的选择
        6.1.3 特征变量对了解和使用外文数字资源情况变量的影响作用
        6.1.4 特征变量对各潜变量的影响作用
        6.1.5 影响作用检验结果
    6.2 特征变量的调节作用
        6.2.1 特征变量的预处理
        6.2.2 特征变量对研究假设的调节作用
        6.2.3 调节作用检验结果
    6.3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人文社科科研人员持续使用外文数字资源的影响因素
        7.1.2 特征变量所起的影响和调节作用
    7.2 思考与建议
        7.2.1 以“用户为中心”开发设计和维护外文数字资源
        7.2.2 结合专业设置、科研人员需求合理引进和购买外文数字资源
        7.2.3 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
        7.2.4 完善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
        7.2.5 加强信息素质教育
        7.2.6 基于特征差异提供分层次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7.3 主要研究贡献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7.4.1 研究局限
        7.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探索性访谈提纲
附录B 正式调查问卷——人文社科科研人员持续使用高校图书馆外文数字资源的影响因素正式调查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10)试谈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优势
    1.1 信息资源优势。
    1.2 人才优势。
    1.3 技术优势。
    1.4 良好的环境。
2 现阶段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现状
3 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功能变迁趋势
4 影响高校图书馆功能变迁的现实问题
    4.1 服务质量与服务规模问题。
    4.2 人力源开发与现代科技改造问题。
5 实现高校图书馆功能转型的主要途径
    5.1 建立市场化资源互动机制。
    5.2 建立规范化管理体制。
6 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措施
    6.1 强化“藏用并重”的意识增强社会化服务观念。
    6.2 开放书目数据库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6.3 利用报刊资源为大中型企业提供实用信息。
    6.4 开展信息检索服务和个性化服务。
    6.5 开展高校教学、科研部门和社区合作的中介业务。

四、谈高校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谈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J]. 蒋丽芳. 文教资料, 2021(20)
  • [2]高校图书馆提高经济类资源利用效能的策略研究[D]. 化迎莹.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我国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 翟丽丽. 河北大学, 2021(02)
  • [4]基于六西格玛管理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D]. 郑卉奇.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5]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质量与用户容忍区的实证分析[D]. 卫妍岑. 山西大学, 2020(01)
  • [6]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研究[D]. 姜明光.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7]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模式研究[D]. 李雪.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安徽省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现状及对策研究[D]. 程训敏. 安徽大学, 2017(08)
  • [9]人文社科科研人员持续使用外文数字资源的行为研究[D]. 皇甫青红. 南京大学, 2014(05)
  • [10]试谈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J]. 王永忠. 科技信息, 2010(29)

标签:;  ;  ;  

论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